一個從未接觸過讀經的孩子,背下《老子》不到一個月,背下《論語》不到三個月,背下《孟子》不到半年。把經典行雲流水般、滔滔不絕的背誦出來,其中之欣悅,沒有親身體驗是難以想像的。 這是生命深處噴薄欲出的快樂,是一種充沛的幸福感。

讀經教育

即是希望兒童在其性向純淨時,及早選取傳統中有高尚意義的文化資材教養之。教一個民族的幼苗接受其袓先的智慧薰陶,是天經地義的事。

及早讀經

語言的學習是愈早愈好,文化的薰陶也愈早愈有其潛移默化之功。及早讓兒童接觸涵義豐富的經典之作,對其一生的文學素養的醞釀,及人格智能的陶育,是具備重大而深遠的意義。

大量讀經

一部經典宜讀誦百至千遍。反復誦讀可以提升兒童的專注力。反復誦讀以至於能背誦,可以提升兒童的記憶力。專注力與記憶力是學習的基礎,因此讀經並不妨礙其他功課的學習。

快樂讀經

反覆多唸而能背誦,這樣的方式是人人都學得來。兒童在自我成長中,獲得成就的喜悅。即使不想唸不會背,只要他聽了別人唸一百遍,文化教養的功能也已深深打入他的生命中。

老實讀經

老實讀經,必能讀出味道,經典薰陶之力將日益顯著。兒童讀經有了成就,且涵養了文化底蘊,他是愉快幸福的。到時,孩子的生活規矩也就不必太多要求而自然容易順情順理。

讀經之深遠益處

讀經教育其中有人格智慧之培育,有語文能力之訓練,有歷史文化之涵養,三事一次完成。而一生之學問基礎自此建立。

文化之薰陶

理性之自覺不易,須由文化涵養之。 所謂道德、品行、性情、氣質等人格是很難教的,而是在一種耳濡目染、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來。 經典內容,往往是嘉言懿行,及早讓兒童琅琅上口,濡染於心,是一種極見功效的德性薰陶。自己的言行舉止會透過經典、義理的薰陶而逐漸變化氣質。

心性之培養

讀經講求語速不急不徐,語調抑揚頓挫。一般人都講求快速,有的人聽到讀經讀得這麼慢,就提不起精神。其實讀經就是讓我們的心能靜下來,一個人能定得下來,才有能力思考,面對問題,才不至於慌張忙亂。心定功夫的培養,就是由平素來訓練的,訓練的最好方法莫過於讀經。

智慧之開啟

學問有知識一面,有智慧一面。 義理之學,必須自悟方是真章。如果把論語翻成白話,講得讓兒童好像瞭解的樣子,他也只能應用幾句,倘若把現在的瞭解當作是聖賢的智慧,則將一生受限。換言之,將聖賢的言行存於腦海,雖然沒有辦法一下子用出來,但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對人生的看法,對人際關係的處理,而信手拈來的聖賢教誨,既是我們的人生導航,帶領我們走向光明,而不是被社會所同化。

語文之訓練

學習語文之妙方,就是多接觸、多熟悉。古人教學所以比較有效,有兩個原因。第一:古人所用的教材,是經過篩選而得出最有價值的書,即所謂經典。讀熟了經典之作,其他的書,自不在話下。第二:古人注重背誦教學,記憶力的發展是兒童成長的標幟,背誦是兒童的專長。有現在足夠的記憶,才有他日豐富多變的理解。有兒童深刻的死背,才有成年源源不絕的活用。

學習之增進

起初,經典文句雖然因陌生而艱深,但反復的遍數既多,熟習的數量既大,就如同嬰兒學語一樣,自然日有領悟,漸入佳境。經典是語文之結晶,文化之精華,智慧之淵藪。唯有了語文造詣的高度,才可能有智慧悟入的深度。讀經除了刺激記憶力增強、提高智能,自學能力也有提升,乃至於漸漸不須教學,即可自學。學習態度也有改善,學習日漸輕鬆愉快,且理解力相對開發。

大才之醞釀

越深的學問需要越長的時間來醞釀。一旦這些學問起用,它就有無窮的用處。淺學雖然立刻有用,但是它用處不大。讀經所追求的是大用,不是小用。當前的用是小用,永遠的用是大用。那麼要養成大才大用,一定要有廣大的儲藏、深度的累積,然後經過長久的醞釀,這才成為大才。

理解不是首要之務

一般都以瞭解為學習的標準,也用這種標準來要求兒童,以為不瞭解就是沒有用,不懂怎麼可以,於是乎汲汲要求。

在孩子剛開始起步,還沒讓他看過幾本書,肚裡空空狀態,就要他造句作文寫報告,這不是強人所難嗎?於是兒童自信心立刻瓦解,從小就開始害怕閱讀、排斥閱讀。家長和老師看到兒童讀書講不出心得,就認為他能力還小,凡屬高明的東西一概不教、不讓他讀。殊不知,愈不讓他讀,他愈不長進。養蠶的人,只管給蠶吃桑葉,並不急於問它什麼時候吐絲,因為時間一到,它自然吐絲。

但是現在的教育觀念,要求孩子看一本書就要消化一本書,就好比養蠶吃了一口桑葉,就要叫它吐一口絲,如果吐不出絲來,就不再給它吃桑葉,所以好端端的蠶就叫我們活活給養死了。先讓孩子看三五百本書,從教材方面說,就是讀最有價值的書。從教法方面說,就是先求熟讀,不急求懂。有了廣大的儲藏、深度的累積,自然會造句,會作文,會討論,會報告。